2023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,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统筹发展和安全、发展和生态、发展和民生,攻坚克难、砥砺前行,全市经济稳步持续回升,供给需求稳步改善,就业物价总体稳定,民生保障有力有效,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。
一、农业经济发展良好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.32亿元、增长7.3%,比上年提高2.9个百分点。全年粮食总产量51.47万吨,与上年持平;其中夏粮产量4.96万吨,秋粮产量46.5万吨。全年瓜果产量增长7.8%,水产品产量增长2.9%。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.13万吨,比上年增长9.0%;其中牛肉产量0.92万吨,增长15%;羊肉产量1.39万吨,增长11.6%;牛奶产量52.7万吨,增长51.3%;禽蛋产量0.83万吨,下降6.6%。全年牛羊出栏分别增长14.6%、10.8%,生猪出栏下降15.2%;年末牛存栏增长12.7%,羊存栏下降9.7%,生猪存栏增长3.1%。
二、工业生产稳中提质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8%,分别比一季度、上半年、前三季度提高9.8、10.6和5.1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下降11.8%,制造业增长10.0%,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.4%。装备制造业增长94.9%,增速比规上工业快90.1个百分点。分经济类型看,股份制企业增长4.7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.9%。民营企业增长8.2%。分企业规模看,大中型企业增长9.2%,小微型企业下降2.4%。分县区看,大武口区增长2.4%,惠农区增长0.1%,平罗县增长9.3%。
三、服务业总体平稳运行。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.9%,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.7%;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.2%;住宿餐饮业增长9.9%,金融业增长5.7%,房地产业增长2.8%,其他服务业增长1.0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.6%,销售额增长15.3%。1-11月份,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7.3%;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.0%,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.5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增长7.8%,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.8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.7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.6%;分行业看,制造业投资增长9.7%,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38.0%,采矿业增长25.2%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.6%,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4.6%;分领域看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.9%,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.2%。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、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增长17.9%,民间投资增长2.0%。分县区看,大武口区增长4.3%,惠农区增长93.7%,平罗县下降34.3%。
五、消费市场逐步复苏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.15亿元,下降3.4%,降幅比前三季度、上半年分别收窄3.2、0.7个百分点。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,城镇市场下降3.9%,乡村市场增长0.4%;从消费形态看,餐饮收入增长10.1%,商品零售下降5.7%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,基本生活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稳定增长,饮料、烟酒、书报杂志、中西药品及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.1%、27.4%、0.9%、2.7%和17.1%。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.9%、14.2%,汽车类商品增长10.6%。
六、财政金融稳健运行。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.35亿元、增长5.1%,其中税收收入占比70.8%,比上年提高6.1个百分点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.03亿元、增长8.4%;其中民生支出占比79.6%。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98.4亿元、增长7.6%,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0.7%;人民币贷款余额551.22亿元、增长5.8%,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2.6%,中长期贷款增长11.1%。
七、民生保障有力有效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23元,增长5.5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0元,增长8.1%。全市居民消费价格(CPI)比上年下降0.1%,低于全区平均涨幅0.5个百分点。分类别看,医疗保健类上涨0.3%,居住类上涨0.3%,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.0%,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.8%;交通通信类下降1.7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.8%,衣着类下降0.5%,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.1%。12月份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.2%,环比上涨0.3%。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99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.75万人。
总体来看,2023年全市经济稳的基础持续加固,进的态势逐步显现,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。下阶段,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,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加快聚集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,切实增强经济活力、防范化解风险、改善社会预期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